国际空运货代处理货物转运(Transshipment)和转船(多式联运中的衔接)的操作流程涉及多个环节,需综合考虑航线安排、文件衔接、货物安全和时效性。以下是详细操作流程:
一、转运(Transshipment)操作流程
定义:空运转运指货物在运输过程中需通过一个或多个中转机场(Hub Airport)更换航班,最终抵达目的地。例如:上海→迪拜→法兰克福。
1. 前期准备阶段
-
客户需求确认:
- 明确货物信息(品名、重量、体积、特殊要求如温控/危险品)。
- 确认是否需要中转(直飞航班不可达时)。
- 评估中转机场的货运能力(如香港、迪拜、新加坡等枢纽机场)。
-
航线规划与舱位预订:
- 根据时效和成本选择最优航线组合(如优先选择同一联盟的航空公司)。
- 预订第一程和第二程航班舱位,确保中转时间衔接合理(通常需预留4-8小时中转操作时间)。
2. 始发港操作
-
提货与安检:
- 安排提货并完成始发地机场安检、报关(如需要出口许可证)。
- 贴中转标签(注明最终目的地及中转代码,如"VIA HKG")。
-
文件准备:
- 主运单(MAWB)注明中转信息,分运单(HAWB)用于分拨。
- 提前发送预申报文件至中转机场(如电子舱单)。
3. 中转机场操作
-
货物卸机与分拣:
- 货物抵达中转机场后,由地勤代理卸货并分拣至下一航班。
- 检查货物外包装是否完好,核对标签与运单信息。
-
海关与安检:
- 若中转国要求(如美国、欧盟),需办理临时进口(Temporary Import)或过境申报。
- 二次安检(部分国家强制要求,如液体/粉末类货物需重新检查)。
-
航班衔接:
- 监控前序航班是否延误,必要时启动备用航班计划。
- 安排货物装载至续程航班,更新运单状态。
4. 目的港操作
- 清关与交付:
- 目的港代理凭完整文件(MAWB/HAWB、发票、装箱单)清关。
- 安排最后一程派送(如需要卡车转运)。
二、转船(多式联运中的空运+海运/陆运)
定义:货物通过空运与其他运输方式(如海运、卡车)衔接,例如:空运至港口城市后转海运。
1. 方案设计
-
多式联运路径规划:
- 例如:空运至洛杉矶(LAX)→卡车至长滩港(LGB)→海运至东京。
- 评估成本及时效性(空运段用于紧急部分,海运段用于降低成本)。
-
文件协调:
- 签发多式联运提单(Combined Transport Bill of Lading),覆盖全程责任。
- 明确各段承运人责任划分(如空运段适用《蒙特利尔公约》,海运段适用《海牙规则》)。
2. 操作流程
-
空运段操作:
- 按标准空运流程发往中转城市(如港口附近的机场)。
-
中转港衔接:
- 货物抵港后,由当地代理安排提货并转运至港口/陆运枢纽。
- 办理转关手续(如中国内地的“国际转运货物监管”)。
-
海运/陆运段操作:
- 重新装箱(必要时)、订舱、装船/装车。
- 更新追踪信息并同步给客户。
三、关键注意事项
-
时间管理:
- 预留充足中转时间(避免因航班延误、海关查验导致断链)。
- 使用实时追踪系统(如IATA的Cargo iQ)监控货物状态。
-
文件合规:
- 确保中转国文件要求(如中东需原产地证、欧盟需ENS申报)。
- 危险品中转需提供MSDS及UN编号,并符合IATA DGR规则。
-
风险控制:
- 购买全程保险(覆盖中转期间货物损坏/丢失)。
- 针对易碎品/高值货物加贴“优先处理”标签。
-
成本优化:
- 选择免中转费或操作费较低的枢纽(如新加坡Changi Airport vs. 欧洲大型枢纽)。
- 合并小票货物为整板(ULD)以降低单位成本。
四、常见问题应对
- 航班延误:启用备用航班或切换其他枢纽。
- 海关扣货:提前预申报,提供完整文件副本至中转机场。
- 标签脱落:使用双重标签(主标签+备用标签),中转时人工复核。
通过以上流程,国际空运货代可高效管理转运与多式联运,平衡时效、成本与安全性。选择经验丰富的货代(可大幅降低操作风险。